您的位置:首页 - 校园动态 -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江油市职业中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年度) 责任编辑: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12-20





江油市职业中学校


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年度


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川教厅办职[2016]70号)和绵阳市教育局《关于编制和发布2018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的通知》文件精神,现将本校2018年度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1.学校概况

江油市职业中学校创办于1962年8月,从1984年开始创办职业教育, 1990年10月被四川省教育委员会评为四川省首批省级重点职业中学,2018年7月20日批准为四川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第一批立项建设学校。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由河南出资异址重建,从江油市大乘寺迁至诗城路西段219号。从2009年至2012年先后与青莲职中、江油矿机技校、攀长钢技校进行整合,组建了新的江油市职业中学校。学校曾先后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四川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四川省内务管理示范校、绵阳市中等职教先进单位、绵阳市校风示范校、绵阳市德育先进集体、江油市优秀文明单位、江油市平安校园、江油市人才开发先进单位、江油市十星学校等。

学校占地面积108714平方米,建筑面积63683.68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2923万元。

2.学生情况

学校现有全日制学历教育在籍学生4911人,本年度招生1615人,毕业学生1565人。巩固率95.60%。招生人数比去年增加57人,毕业生数增加315人。

3.师资队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在编教职工220人,其中专任教师201人(专业课教师128人),大学本科学历专任教师108人,研究生学历教师6名,比例为2.98%;高级职称教师67名(比去年增加4名),占比33.33%;中级职称教师82名(比去年增加4名),占比40.8%;初级职称49名;教师中“双师型”教师70人,比例达到34.8%;外聘教师24人,占专任专业教师比例18.75%。

4.设备设施

2018年,学校教学设备设施1065.42万元,实训设备设施938万元,图书馆纸质藏书37000册,电子图书20000册,年度增加图书2000册。新增实训设备资产值38.5万元,生均教学设备资产值0.22万元,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0.29个,生均图书6.59册。学校建有标准运动场。

二、学生发展

1.针对中职学生身心特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结合各专业特点分阶段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遵纪守法、文明礼仪、职业道德、心理健康和就业创业六大主题教育;利用校内外德育基地和重要节日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感恩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等。组织志愿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社团定期开展活动,业余生活丰富。

学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总体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他们普遍政治态度端正,具有较强的责任感,热爱国家,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当然也有个别存在学生法制意识淡薄,自律意识欠缺,行为习惯养成不够等问题。

学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培养学生职业意识,提高职业技能。学校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举, 职业资格证书与毕业证书双证并重。一手抓文化知识的传授,一手抓专业技能的培训,成立学习互帮小组,开展技能比武。多种举措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了学生学业水平的提升。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认真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认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学生文化课合格率55% ,体质测评合格率100% ,专业技能合格率90%,双证书获取率100%,毕业率100%。

2.强化学生认同感,外塑于行,内化于心

学校各部门通过问卷、访谈、座谈会等形式对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绝大多数学生对在校学习、生活的满意度很高,具体情况如下:超过92%的学生对理论学习、专业学习、实习实训方面感觉满意或基本满意,超过95%的学生对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方面感觉满意或基本满意,超过96%的学生对在校学习生活、学校安全方面满意度感觉满意或基本满意。

3.国家资助,温暖人心

国家资助是一项重大的惠民政策,有效的促进了教育的公平和教育的均衡化。学校高度重视国家资助工作,设置了助学金管理办公室,成立了国家助学金管理组织机构,明确了职责。建立健全了学校资助工作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做好国家对中职学生免学费和生活费资助政策的宣传和实施,规范操作程序,严格移位点名和资助卡发放,严肃资助纪律,形成激励机制。

2018年,全校享受国家免学费共计4160人,金额每人1900元/年;助学金共计695人,每人2000元/年;贫困家庭建档立卡196人,每人1000元/年。

对于受到资助的学生,加强诚信教育、感恩教育、节俭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高质量就业,成就学校办学美誉

按照“升学有门,就业有路”的办学思路,以“出口”拉动“入口”。及时掌握就业信息,加强与用工单位联系,不断拓宽就业市场;坚持走出去,请进来,谋求新的合作渠道。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完善就业学生档案,针对社会、企业对毕业生的综合要求,加强就业培训指导、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加强就业学生的跟踪回访,促进就业稳定。毕业生就业率98.5%,毕业生当年专业对口率82.5%,顶岗实习半年以上稳定率89.7%。经跟踪调查,大部分毕业生对工资等福利待遇感到满意,初次就业月平均收入3151元。2018年全部1388名毕业生中,有324人升入高等院校深造,高考升学学生数占毕业生总数比例23.34%。

三、质量保证措施

1.设置精品专业,学生选择游刃有余

学校在广泛的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设置了社会各行业目前及未来实际需求量大的专业,包括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机电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计算机应用技术、美术、财会、旅游与酒店管理、建筑工程施工、电子商务、学前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服装、航空服务等专业。美术、财会、建筑工程施工、旅游、汽修、学前教育六个专业与区域产业经济的吻合度很高,贡献较大。

2.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按照《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完整的实施性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要求一致。各专业主干课程和实训项目均有教学大纲,基本按大纲要求组织教学。制定了完善的教材管理制度,90%教材的准备工作在开课前完成。学校还组织开发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需要和资源优势,与国家教材、地方教材紧密配合的校本教材。并按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学校根据学生的艺术需求,不同专业分别开设了音乐、美术、书法、形体、手工、礼仪等课程,使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各专业都开设了课时足够的体育课,每天下午还开设了一节课外活动课。学校成立了“三大球” 学生校队和田径队。

学校建立了教学质量三级管理制度。学校领导担任重要课程的任课,定时不定时深入课堂听课,现场点评指导并纳入该教师学月教学考核。学校还建有行政领导和教学负责人校园巡视制度,每天坚持轮班“三巡”,即巡视校园安全、课堂教学情况,教师出勤情况。教务处、专业部(组)按照教学考核方案,每月进行“六认真”检查及学生评教,对教学中的优劣严格考核、落实奖惩。

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凸显职业教育特色。学校着力推广项目教学法,加大了专业技能课和实训课的比重,突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结合。

学校教研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积极组织参加市上主题教研活动,校内常规教研有序开展,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主讲一次公开课。着力推广微课教学,大多数老师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教材赠送光盘等等将自己的所教内容制作成课件、视频、动画,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学校实训室建筑面积7889.49平方米,先后累计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重点打造了旅游与酒店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专业、机械加工制造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能够容纳1600余人同时实习实作。能够培训的工种有:客房服务员、餐饮服务员、计算机操作员、普通车工、钳工、焊工、电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家电维修、电子产品装接工、汽车驾驶员、汽车维修工、砌筑工、施工员、珠算、初级财会电算化等。每年在实习基地参加各工种培训的学生和社会人员达到10000人次,各专业中级工通过率超过96%,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社会效益。

实训基地制定了详实的教学计划,着力推广“项目教学法”, 学生实训采用企业管理模式,推行“5S”管理,学生到实训基地必须整齐排队,上工位必须着工装;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按操作规程规范操作的意识,注重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工艺性的意识,尽可能节能降耗,高效利用实训材料的意识。在实训基地,努力突出“实训室与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和学徒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践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零距离接轨”。

学校认真组织了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等级考核,实行“双证书”制度。

学校安装教学用计算机640台,开通100兆主干校园网,学校建有教师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人人配备有笔记本电脑一台。每个教室和功能用房均开通网络和有线电视、安装了西沃一体机,都能实现多媒体教学。目前学校所有教师均能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授课,不少教师还能通过微课形式提高课堂效率。

学校建有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宣传职业教育政策、形势和学校办学信息、管理亮点。

3.重视教师培训及研修,不断提高师能

学校积极实施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选派教师参加国家培训、省市培训、高校培训、企业培训,要求教师学好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提升综合素养,成为专业精、技能强、会科研的骨干教师、专业名师。本年度选派了68位老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和企业培训,以提升教师的“教术”、“学术”、“技术”,并组织参加了国培省培的教师举办讲座,进行二级培训,传递了先进的职教理念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建立健全校本研修和校本培训制度,并制定了实施方案,每月定时检查考核。学校还组织教师参加了各类继续教育培训及全市统一进行的继续教育考试。

本年度共有40名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有37人次获得奖励。其中,赵丽娥老师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说课大赛中荣获三等奖;李杰老师参加四川省城际间高技能人才交流赛夺得2017年成德绵攀西高技能人才交流赛中“汽车维修工”项目一等奖;在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优秀研究成果评选活动中,沈柏寅、尧敏老师荣获二等奖,张真真、吉力、周培分别荣获三等奖,阮绍南老师荣获江油市“诗城工匠”荣誉称号。

4.强化内部管理,力求科学化、精细化

打造强有力的管理团队和员工团队是学校发展之基。学校要求管理人员必须把握职业教育的根本特点、学习现代职教理论,提高管理团队科学管理、规范管理、创新管理的能力,每位管理人员都要殚精竭虑致力于学校工作的全面改善。要求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以身作则,加强思想修养,提高行政执行力,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及省委第十一次党代会会议精神和法律法规,强化依法办学的意识;在“四风”方面,随时检点自己,做好表率;在个人修为方面,多读书,丰富自己的内涵,对全体教职工起到真正的引领作用;在管理方面,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凝心聚力,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管理特长和聪明才智,发挥集体智慧,决策学校重大事项。并要求行政领导深入教学一线,承担主要课程教学,深入课堂听课、评课,督促指导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为了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学校组织教代会进行民主讨论,群策群力,修订了一系列管理制度,涵盖了师生员工全员和德育、教学、后勤、安全、招生等各个部门。特别是师德考核方案、教学行为规范、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出勤制度、招生实施方案等有力的发挥了杠杆调节作用,调动了教职工工作积极性。

5.德育为先,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学校建立了由党、政、工、团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班班主任为主干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德育工作管理网络。抓好班主任、值班教师、学生干部三支队伍。修订了班主任工作考核方案。强化学生“三自”管理,将量化考核结果纳入班级和班主任的考核。坚持对学生进行“准军事化管理”,把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培养“企业准员工”。

学生活动丰富多采。以活动为德育载体,锻炼学生能力,丰富校园生活。开展了每大周一个主题的黑板报比赛、“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激扬青春文艺晚会”、“12.9歌咏比赛”、“学生球类联赛”、“冬季趣味运动会”、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的“光盘行动”、 “青年志愿者”系列活动、 “校园艺术节”、“技能展示周活动”、“师生球类比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等。

学校荣誉室、宣传橱窗、黑板报、广播站、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形成德育教育网络。  

学校着力建设校园文化,注重环境育人。一是利用校训、标语、宣传展板、宣传橱窗,加强学生隐形教育;二是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突出教室文化的匠心和寝室文化的温馨,创造更多的人文气息;三是认真开展清洁校园大行动,积极投身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给学生创造了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效增强了学生爱清洁、讲卫生的健康意识;四是要求校园用字及师生汉字书写规范,校园内师生使用普通话;五是实训基地强调“五S”管理,增强学生安全操作意识和节约意识,营造企业文化氛围。

6.重视党建工作,发挥党员干部榜样激励作用

学校以党建促发展,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工认真学习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认真讲好专题党课,深入开展研讨交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教职工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能够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以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全面抓好制度建设、阵地建设、台账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切实打牢基层组织建设基础。做好发展党员、党员教育管理、党组织关系转接、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党费年度核算以及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等工作。学校教职工中有党员108人,下辖5个支部,党务工作人员6人。

四、校企合作

学校高度重视校企合作,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共建课程体系、共建实训基地、共建双师队伍、共促招生就业、共同技术研发;实行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实习对接生产,最终实现企业和学校合作共赢。

2016级学生顶岗实习安排全部落实。16级在籍1604人,学校已统一安排990人顶岗实习,另有614人参加高考。主要分布在富士康鸿准、汉腾、佳能、众泰、恩福油封、长虹呼叫中心、长虹大酒店、瑞颐大酒店、科发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三和轿车等省内外30多家企业。

1.提高就业质量,以“出口”带动“进口”

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学校先后赴长山角、珠三角、北京等地区进行市场调研,富士康鸿准、中山佳能等多家知名企业签订了定向培养协议和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稳定的就业安置点。每一次安置学生时学校都根据岗位要求、安全管理、劳动保护、工资报酬等指标考察企业,把好“企业关”,据此研究确定好实习就业企业后,班主任再对符合实习就业条件的学生进行宣传、组织报名、初试,就业处根据报名和初试结果组织面试考评,最后确定学生去留,把好学生“出门关”,再严格按照实习就业管理制度与用人单位和学生洽谈,签订好劳动合同和就业协议,保障学生的切身利益。对已就业的学生,学校建立毕业生跟踪管理服务制度,掌握学生就业动态。

2.关注市场需求,利用多方资源,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开辟新的实习基地。

我校注重利用多方资源,多方联系用人单位,注重交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库,对符合我校专业要求的用人单位,实地考察,了解企业规模、效益、工作、生活环境、工资福利待遇等,为开辟新的实习基地提供资料。同时本着立足本地,服务地方的就业方针,加强与我市企业的联系和合作。

3.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工作开展顺利。协助鸿准公司对2016级鸿准班学生进行培训及考核;协助无锡恩福对2016级“恩福班”学生进行培训及考核。与野马公司签订了定向培养协议。学生每学期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时间在企业跟岗实习。

五、社会贡献

学校立足当地经济建设,不断调整办学思路,大胆尝试,拓宽办学渠道,全方位、多形式的开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逐步形成了以“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为主,短期技能培训教育为辅,融实用技术培训、阳光工程培训、温暖工程培训、企业在职职工培训、再就业培训于一体”的多元化办学格局。

2017年度培训企业员工数401人,培训农民工人数401人,技能鉴定项目人数1886人次,师生参与当地技术服务21人次。为当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学校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多次在校内外组织植树、清洁扫除、帮扶孤残、文明劝导等活动,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根据江油市委市府的扶贫工作安排,我校对口扶贫铜星乡小学和铜星乡兴旺村。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任慎兴带领党委委员多次深入铜星乡小学,了解学校生源、经费、设施设备、师资现状,与学校达成共建协议。在铜星乡兴旺村,实地走访了村组,结合村上的实际情况,与村组干部积极交流沟通,达成了初步的帮扶计划。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学校党委召开专题帮扶工作会议,成立帮扶领导小组,根据帮扶对象的具体情况,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帮扶措施,以智力帮扶为主,通过教师交流、培训等方式,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脱贫致富。

六、举办者履职

江油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将职业教育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年度重点工作项目,明确发展定位,加强督查考核。2017年度,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得到了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学校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中央财政投入经费986.91万元,地方财政投入2668.42万元,生均拨款7714元。

七、特色创新

案例:

展示青春风采 放飞梦想翅膀

——江油职中学生艺术社团的建设

一、简介

为体现职高生朝气蓬勃、天天向上的时代风貌,展现同学们努力学习、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求学精神,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江油职中针对职业学校的特点,在学生中先后成立了校艺术团、校刊社、阳光友谊社、书虫书社、动漫社、推普社、乒乓社等多个学生社团组织,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学生社团活动,成为江油职中办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江油职中成立的学生社团活动,分为专业特色社团和公共兴趣类社团两大类,其中专业特色社团有:幼教专业的声乐、舞蹈、手工、绘画、钢琴、表演、拉丁舞,计算机专业的PHOTOSHOP、多媒体制作、电商创业大赛、3DS Max动画、Flash动画、CorelDraw、网络搭建及应用、网站制作和设计,旅游专业的调酒,美术专业的形象设计;公共兴趣类社团有:篮球队、足球队、武术社、朗诵与主持队、炫舞队、美食社、淑女坊、风云动漫社、影视欣赏等,门类广泛,以服务同学、丰富同学课余文化生活为宗旨,推进了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拓展了同学们的专业技能。

在校团委的精心组织下,通过参加各类学生社团活动,使同学们有了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从而树立起珍惜美好生活,服务回报社会的奉献精神社团活动受到广大学生的热情参与和欢迎,使校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有效地推动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彰显出李白故里的艺术氛围。

二、背景

我校开展学生社团活动,是基于以下的背景考量:对于职业类学校来说,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职业学校学生基础较弱、综合素质较差的特点决定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及艰巨性。于是,学生社团便是中职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基于社会、家庭对学校教育给予的厚望,学校的德育工作一直是常抓不懈的内容。但是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众所周知,这些学生往往是中考中失利或者是对学习失去兴趣的问题学生,其自我约束能力、管理能力要相应地弱于普通学校的同龄人。大部分同学没有高考的强大学习压力,轻松的学习生活让他们有很多的精力无处释放。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疏导途径,这些学生的言行很容易出现偏颇。中职学校容易发生校内安全事件的原因就在于此。而各种类型的学生社团的建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各种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社团,将学生进行专业以外的重新组合,将他们的课外时间利用起来,对他们进行某种技能或爱好的正确引导、培训,既可以减少学生无所事事的时间,又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更为有意义的事情上来,从而减少甚至杜绝学生惹是生非的现象。一位资深中职教师所说,“让他们天天都有事情忙,他们就不会作妖了。”

总之,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丰富我校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保证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营造优良的校风,真正把社团办成学生喜爱的家园、乐园和学园,使社团活动的开设与发展成为学校打造品牌的亮丽窗口。

三、做法

(一)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利用各种渠道宣传本社团的各项活动,扩大学生社团活动知名度。每学期让全体学生填制《学生社团成立申请表》;指导教师需提前制定学期训练方案,活动内容安排具有系统性、科学性。每次活动目标明确,课前认真备课。课后填写训练记录表,并做好影像留存工作。

(二)每个社团设指导老师一名;正、副社长各一名,部门负责人,要求指导教师活动内容安排科学、有系统性,认真负责的组织社团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学有所获。

(三)每个社团活动做到定人、定时、定点:

1.定人:人员固定。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由指导教师挑选并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学校集体活动时间每月1次;课余时间至少每2周一次,时间不少于40分钟。指导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点名工作,保证学生的出勤率。 

2.定时:学校统一组织:一个月中有一次利用周三下午第二、三节课全校全体师生组织开展社团活动;各社团分散组织:由指导教师和该社团负责人组织成员进行活动开展;组织活动时间固定(具体时间可由指导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后于本周五之前报团委批准、备案),教师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变动。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向团委申请,并告知学生。  

3.定点:活动地点固定。充分利用学校内的教室资源,固定上课地点,爱护学校的设施、设备,并做好卫生保洁工作。  

(四)训练活动时间:公共社团为课外活动时间,专业特色社团为每周三下午第三、四节课。

(五)公共社团由团委管理和考核,专业特色社团由教务处和团委共同管理和考核,每次活动应拍摄图片以作保存,学期末将对优秀社团和优秀指导教师进行表彰。

四、成效

(一)学生社团建设促进了学校专业课的发展。

每一所中职学校都有自己最有特色的专业,这是中职学校能够长久生存发展下去的根本。我们要教给学生的是各种实际需要的技能,这些技能既需要不断的训练加以巩固并提升,还需要加入思想进行创新与改造,以求得到更好的效果。但是由于统一教学的局限,一些资质较好有更多发展潜力的学生在课堂中没有可以单独进行进一步探索的机会。而一些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社团的建设,就可以为这些学生提供广阔的创造空间。

(二)学生社团为学生提供了创业的摇篮。

职业学校的学生注定要比普通学校的学生更早一步踏进社会,在学校学习的每一天都是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这就意味着职业学校要提前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活的草图,让学生感知到未来职业的实质。正常的课堂教学无法让学生自由发挥自我对职业生活的构想与实践,而社团建设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缺陷,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场所。

五、探讨

我校的学生社团活动目前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规范的社团管理体系有待提高。

科学的管理制度、规范的运行机制,有效的奖惩机制,适当的资金投入以及合理的训练时间都有待提高。

(二)学生社团活动的场地不足。

最初在进行建校安排时,几乎没有考虑过学生社团所需场地的问题。除非有空置教室,否则很难有专门腾空了用来进行社团活动的场地。社团类型越是多样化,对场地的要求越高,而社团活动质量的一个重要保证就是场地。

(三)社团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

很多技术含量较高的社团活动需要一定的师资力量予以支持。现在学校社团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由指导老师负责的艺术团,如舞蹈队、礼仪队、合唱队、茶艺社等;艺术团有指导老师负责管理和训练,从11年成立以来发展良好,连年来艺术团节目参加学校及上级的比赛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口碑,学生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另一个部分是学生自发组织的各个兴趣社团,如街舞社、武术社、动漫社等。这些社团也安排的指导老师,但是老师到位情况不太乐观,社团的发展完全靠社团的负责学生,学生能力强,社团就开展得好。学生能力弱,社团就慢慢萎缩,夭折。

(四)我们对学生社团的发展建议。

1.规范管理。

团委制定出社团年度计划及管理制度。成立两个部分的社团,一是以各专业特色开展各专业社团,由本专业学生组成;二是以兴趣为主开展各兴趣社团,全校学生皆可报名参加。每个社团由一至两名老师负责。为保障各社团活动的正常有序且稳定开展,每期开学前由指导老师制定本期训练计划,课前认真备课,并定期检查备课本。社团由团委和教务处共同管理,派专人对活动进行考核,对社团负责人进行定期的考核和民意测试,对优秀社团进行评选及表彰。同时,还要健全社团档案,定期向学校有关部门或领导汇报社团的工作情况,以保证社团合法、健康、有序的发展下去。

2.保障社团的重要地位及资金来源。

很多社团之所以不能正常的长期地发展下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资金有限,导致活动无法开展。学校对此投入一定的精力和经费之外,也可以到各企业单位寻求赞助,部分社团可以进行校外活动挣得经费。要加强对这些经费的规划和管理,制定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使社团活动在正规化、制度化的模式中运转起来。

3.重视社团学生干部的选拔。

要重视对社团骨干的培养,一是借助指导教师对这些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进行专门的培训,二是组织社团干部进行协调能力、沟通管理技巧等方面的集中培训。使他们成为学生社团建设及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和主力军。

4.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可以再一定程度上提高老师们的积极性。如果校内师资力量实在不够,学校也要做好师资的培训工作,确保社团活动能够得到专业指导,以此保证社团长期发展下去的生命力。

5.丰富社团活动内容,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引导学生社团开展社团内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研究、实践活动,每一年可开展一次社团的汇报表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

要重视利用社团相互优势及资源共享,推出跨校际联合活动,促进社团的对外发展;利用社会的广阔舞台和丰富资源,来充实学生社团的内涵,达到从学校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最终目的。要重视社团的各类实践活动,鼓励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下农村到企业,做社会调查,参加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为将来更好地投身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社团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的生力军,相信通过思维更新,在各方面力量的重视之下,这支生力军一定能够在江职舞台上焕发出别样的风采。



江油职中艺术团舞蹈队是校级精品社团,以执着的舞蹈精神,传达来自舞蹈艺术的恒久魅力,舞蹈队在各级舞蹈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江油职中艺术团舞蹈队训练中。



江油职中艺术团舞蹈队参加江油市首届舞蹈比赛。



江油职中艺术团礼仪队多次为全市各类会议、活动进行礼仪服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江油职中艺术团茶艺社以“清澹静和”为社团宗旨,集合众多茶艺爱好者自愿组成的学生社团,让每一位社员学有所获



江油职中艺术团插花社以弘扬花文化、展示现代花艺和传播花卉知识为宗旨的环保艺术类社团。 



江油职中艺术团手工坊以手工制作为基础,美术绘画技能相结合,能达到制作教具和玩具,进行环境创设。



江油职中艺术团话剧社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心中的形象,创作喜欢的剧本,展示精彩的人生。

   (摄影:邓敏)


八、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教深度融合有待深化

产教融合还停留在“校企合作”层面,而且校企合作也仅停留在实习和就业安置层面,行业企业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合作不稳定,融合不畅通,模式单一,内容不深入,双师型队伍建设滞后,个别专业教师的专业和技能陈旧,师资能力差,企业不愿与其合作。质量保证体系和评价体系有待完善,校内实训条件和设备与行业新技术、新工艺的快速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服务地方经济不够,需要建立和完善实训基地校企共建机制,建设具有职业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环境,拓展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2.专业特色发展不够明显

以就业为导向的工学结合的模式还不够深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学生技能水平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未能跟上产业转型升级和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变化。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还需不断深化,课程体系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各专业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模式改革还在逐步推行中,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三个骨干专业的优势特色还不够突显,发挥的引领、骨干、辐射作用还不够突出,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还需提高。

3. 办学标准有待细化和提升

学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达到国家标准,布局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功能不十分健全,示范能力相对薄弱。图书室藏书虽然数量达标,但是许多种类重复,书籍陈旧,电子图书资源不够丰富,不能满足学生文化素质提升、专业能力建设等需要。没有从学校层面进行全面的对标检查专业教学标准体系的构建还比较松散。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时,学生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尚有差距,缺少丰富的企业和产业文化支撑,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未能更好的融合,缺少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平台。

4.师资整体素质尚需提高

目前我校师资数量虽然能满足建设示范学校的要求,但在创新分配、激励奖励、招聘引进等方面的机制还不够完善;“双师型”教师的整体素质与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还有距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认定标准不明确,有待细化为学校认定,专业带头人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骨干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结构简单,尤其是行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的引进力度不够,还未能覆盖所有专业,校企互聘共用、双向挂职的差距较大;教师队伍的数量有待增加、结构有待优化,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较为缺乏,到校指导或教学的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较少,专业教师的实践、科研能力还有待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数量还不能完全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

5. 信息化建设还有待加强

我校虽然已经建成了校园网,但主要用于宣传,校园网络基础能力比较弱,信息化校园应用系统的总体层次较低。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深入以及学生和教职工对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校园主干网络尚不能完全满足当前信息化发展需要。数字化基础还须完善和提升,新建综合楼还需进行布线接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程度有待加深和增强,教学资源、数字资源建设需要进一步扩展和增加;师生信息化素养还需要增强、水平有待提升,信息化教学常态化尚有差距;现代远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探索不够,优质教学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程度尚不够高;学校综合管理实施流程化管理尚待探索等。

6.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还需完善

我校系多校合并整合而成,现代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还需深入,管理制度还需完善和落实;管理队伍能力还需不断提升,管理效能还不高,质量诊改平台不健全,评价体系单一,社会服务能力有待加强。学校发展的内涵还需进一步提升,学校专业建设的发展规划与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的规划也不完全配套,教学质量的评估与检测的有效方式、手段和平台还需不断完善;学校的教学、技能培训未能与企业深度融合,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厂矿企业的需求;学校管理沿袭传统模式,管理手段的信息化、现代化缺乏;管理制度的修正与学校的快速发展不同步。学校现有很多制度运行太久,不能满足和适应现代教育环境;依托学校资源优势,培训技能人才不够,服务地方经济的手段、方式和网络还需不断拓展。

九、整改措施

1.加大基本建设力度,建设符合专业发展要求的实习实训基地,并不断完善内部设施。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实践能力,逐步探讨由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兼职讲授实践技能课程的机制。 

3.重点专业建设。围绕市场设专业,根据需要育人才,设立符合市场需要的专业,不断充实实验实训设施。加强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4.保证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建立、完善运行机制,加强教师培养和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完善课程实施体系。

 

江油市职业中学校

2018年12月21日